全球招聘一流师资 大学已向全球引进教师380多位,诺贝尔奖得主4位,图灵奖得主2位,菲尔兹奖获得者1位,国内外院士17位,IEEE会士19位,国家级专家人才56人,省市区高层次人才入选者260余人。
中英文并重国际化教学氛围 大学中英文并重,兼顾中国与西方文化的传承,考虑世界学科发展趋势,专业课程采用英语授课,开设一些国际前沿新兴学科及交叉学科,实行学位等级制度与弹性学分制。
中西文化融合的通识教育 重视人文和传统文化传承 大学采用中西文化融合的通识教育,旨在为学子提供通行于多元化社会的价值观,以培育学生批判类思考的能力,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。
国际化的教学氛围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大学已开展实质性交流与合作的境外名校伙伴已有110+所,遍布世界29个国家和地区,各类国际合作项目达到190+个,其中包括英国牛津大学、剑桥大学、美国耶鲁大学等。
永远把学生放在办学的首位 大学采用真正的新型无专业分差的大类招生,设置3个招生试验班——理科试验班、经济管理试验班、人文科学试验班,永远把学生放在首位,为学生提供选择学院和专业的机会。
重视学生全人发展的书院制传统 大学实行书院制,目前有逸夫书院、学勤书院、思廷书院以及祥波书院。书院注重全人发展,提供众多非形式教育机会,与学院的专业课程相辅相成,也让师生关系重回到了本真状态。
国际认可的学术水准,世界领先的研究平台 大学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、大数据与数据科学、未来智能网络、生物信息学、新材料和能源科学、国际金融与物流、制药和精准医学等领域已组建世界级队伍,打造国际化平台。
新型交叉学科设置 国家战略为导向规划学科发展 经管学院、理工学院、人文社科学院、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、数据科学学院、医学院、音乐学院7大学院的22个本科生专业和 24个研究生专业均衡发展。
以研究型大学为导向规划学科发展 大学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,按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设立的大学,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、中华传统和社会担当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。目前,来自世界的7000多名学子在这里求学。
具备学士、硕士、博士学位的培养资质的研究型大学 已培养了三届本科毕业生,五届硕士研究生毕业生,一届博士研究生毕业生。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位于前列。其中,约80%的学生选择海外名校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