良好的办学声誉。学校综合实力在“2020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”名列全球第403名,内地高校第50名。被誉为“福建省科学技术人才的摇篮”和“东南强校”。
强大的学科实力。化学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;化学学科进入国际ESI学科排名前1‰,材料、工程、计算机、农业科学5个学科进入前1%。14个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名单,1个学科名列全球第46名。
雄厚的师资力量。学校现有教职工3219人,其中专任教师2135人。共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405人次(281人),其中院士、长江学者、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104人次(66人)、省级人才301人次(215人)。
卓越的人才培养。拥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.0基地等20个国家级教育教学平台、27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、25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,学生学科竞赛成绩优异,名列全国第21名。学生升学率超31%
优秀的创新能力。现有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,12个国家级、143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。在《Nature》期刊发表论文2篇,8人次入选“全球高被引科学家”名单,2020年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32项,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。
开放的办学格局。开创具有全国首创意义的联合办学。是闽台合作办学国家改革试点重点项目单位;与晋江、泉港和紫金集团合作办学;拥有福建省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;与境外140多所高校、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。
深厚的人文底蕴。秉承“明德至诚,博学远志”的校训,践行“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、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、勇于拼搏的奉献精神”的“三种精神”,营造“守正创新、彰显特色、开放包容、追求卓越”的福州大学新时代文化。
杰出的校友英才。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全日制毕业生27万余人。校友中涌现出了包括卢嘉锡、魏可镁、吴新涛、林惠民、洪茂椿等院士和陈希、王钦敏等在内的一大批学术大师、治国栋梁和商界英才。
花园式的校园环境。拥有福州、厦门和泉州等多个校区。学校依山傍水,绿树成荫,四季花香,鸥鹭来栖,坐拥1亿年前的古火山地质遗址公园,原生态山水校园美不胜收。
便捷舒适的保障。交通便利,公交、地铁直达,环旗山校区有9个公交站,2个地铁口。宿舍环境温馨,独立卫浴、热水器、空调应有尽有;十余个餐厅环境整洁、菜系齐全、特色美食丰富,广受学生喜爱。